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新年獻辭]新動能昭示新經濟
2017-01-03 作者: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時序更替,又到一年回顧展望時。

  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陣痛,來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劇烈。

  迎面而來的2017年,國際國內金融、商品、貿易市場的種種不確定性,令人不能不聯想到歷史天際線上空那一只只“黑天鵝”的陰影。

  這,似乎是一個令經濟學家們難言樂觀的年景。

  然而,當我們撥開重重迷霧,開啟新的視野,柳暗花明中展現的又是一番新景觀:

  ——層出不窮的“互聯網+”或“+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金融和經濟生態(tài);

  ——信息科技進步催生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已經進入廣泛的社會經濟生活;

  ——越來越多的機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開始重塑傳統(tǒng)工業(yè)生產線;

  ——圍繞北斗導航構建的產業(yè)集群,正引領中國高端制造業(yè)向縱深推進;

  ——以滴滴打車、Airbnb、摩拜單車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突破重重阻力,風靡大江南北;

  ——“城歸”們——外出打工積累了見識、經驗、技術、資金、渠道的新一代農民,批量回到新農村廣袤的土地上,播種和耕耘新的憧憬;

  ……

  種種跡象顯示,預示新經濟的新動能,正在中國大地悄然萌動。

  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為此做了趨勢性注腳:2016年前三季度,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高技術產業(yè)保持10%以上的增速;服務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至52.8%,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單位能耗同比下降5.2%;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達71%,同比提高13.3個百分點。

  萌動的新芽,難免遭遇凍土壓迫,春寒摧殘。要讓新動能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迎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滿園春色,需要全社會的精心培育與呵護。

  新動能期盼“改革紅利”,“改革紅利”呼喚新的制度供給。

  一個好的制度供給,無外乎“賞罰分明”四個字。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就是高效率的市場化獎懲機制。只有充分發(fā)揮這一機制的作用,才能促使各種要素流向引領發(fā)展方向、社會需求旺盛和經濟效益最高的地方。毋庸諱言,雖然全面深化改革緊鑼密鼓,但阻滯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的種種障礙依然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角角落落。特別是面對代表技術和需求發(fā)展新趨勢的新動能,傳統(tǒng)的體制機制愈發(fā)顯得落后、僵化、不寬容,遑論既得利益集團借體制“籬笆墻”衛(wèi)護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利益博弈。圍繞網約車發(fā)展的爭論和博弈不就很能說明問題嗎?正因如此,隨著以“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調整產品與服務供給結構必須與改革體制機制相同步,補產品與服務“短板”必須與補制度“短板”相同步,變革“硬”體制須與建設“軟”環(huán)境相同步。一言以蔽之,反映生產關系的制度體系必須適應和促進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進步。惟其如此,新動能才能成長壯大,經濟轉型和產業(yè)升級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動能期盼打破壟斷,打破壟斷呼喚政府更好發(fā)揮作用。

  壟斷是自由發(fā)展和公平競爭的天敵。打破壟斷就要破除各種天然的、行政的、條塊的、所有制的特權和壁壘,為要素流動和企業(yè)發(fā)展鋪平道路,為新動能創(chuàng)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無垠空間。中國新一輪發(fā)展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能源變革、互聯網大潮相交匯,更與市場開放和全球化進程相交匯。這種交匯與融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以不可阻擋之勢挑戰(zhàn)和沖擊著地緣的、民族的、關稅的、政治的、制度的乃至文化的邊界與圍欄。顯然,目前國內廣泛存在的行政壁壘、行業(yè)壁壘和地域壁壘,既不適應這種大交匯、大融合的潮流,也嚴重抑制了新動能的發(fā)育和成長。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現階段的種種壁壘,往往是借助行政力量實現的,這就需要政府部門主動作為,嚴格按照“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依法行政,進一步打破壟斷,全方位開放市場,為新動能萌芽和茁壯成長營造沃土。

  新動能期盼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急需遏制金融業(yè)“脫實向虛”勢頭。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金融業(yè)生來就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但在過去一些年里,中國金融業(yè)出現了一股脫離實體經濟,以錢生錢、畸形繁榮的取向。其結果是金融資產增長大大快于實體經濟增長,2012年以來,中國貨幣擴張速度年均高于GDP增長速度5.8個百分點。雖然我國貨幣供應量連續(xù)幾年保持12%至13%的增長速度,但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卻一直得不到解決。相當大一部分資金在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輪番高杠桿炒作,催大了泡沫,積聚了風險。更有大量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從銀行到信托和其他金融機構再到實體經濟,造成實體經濟成本大幅上升。要切實解決金融“脫實向虛”問題,中國金融業(yè)必須樹立這樣的意識和理念:“錢是用來支持實業(yè)發(fā)展的,不是用來炒的”,并輔之以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監(jiān)管約束。銀行業(yè)如此,證券業(yè)如此,保險業(yè)同樣應該如此。果能如此,則是實業(yè)之幸,新動能之幸!

  我們欣喜地看到——

  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為經濟發(fā)展新動能打造新的制度環(huán)境。行政審批項目持續(xù)減少,投資審批事項大幅縮減,“互聯網+政府服務”等管理和監(jiān)管模式不斷涌現;商事制度改革在全面實施“三證合一”基礎上,又啟動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投資審批制度和方式不斷改進……隨著一項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力日益激發(fā)。2016年前10個月,全國新登記企業(yè)數同比增長了28.9%,平均每天誕生1.46萬戶新企業(yè)。

  國企改革的深化,為新動能釋放拓展了新天地?,F代企業(yè)制度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塑造一個個新的市場主體;打破壟斷,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推動要素市場的自由流動;兼并重組大規(guī)模推進,淘汰落后生產力,培育新的競爭力……

  民間投資和民營企業(yè)的經營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出臺?!兑庖姟芬蠹涌焱晟飘a權保護制度,明確提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民營企業(yè)家們消除了財產安全的后顧之憂,必將增強投資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和熱情。

  國務院在《“十三五”國家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中已經做出規(guī)劃,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jié)能環(huán)保)、數字創(chuàng)意等五個產值規(guī)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伴隨春天腳步的臨近,帶著與生俱來的勃勃生機,中國經濟發(fā)展新動能正在向我們迎面走來。她預示著中國經濟的方向,引領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買買商城

包袱難卸 國企混改遭遇現實屏障

包袱難卸 國企混改遭遇現實屏障

專家建議,在完善規(guī)則前提下,國企應成為市場主體,進一步深化產權改革、健全內部治理機制。

試點全面鋪開 國企改革“冷熱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