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平均工資上漲”中的苦澀
    2007-07-03    畢舸    來源:證券時報
  日前由中國勞動學會主辦的“深化企業(yè)薪酬制度改革促進構建和諧社會”論壇上透露,中國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連續(xù)四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并分別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為改革開放以來職工工資水平增長最快時期。
  沒有比收入增長更令民眾關心的話題,也沒有比“數據增長”而實際感受截然相反更令民眾感到苦澀,有網絡迅速跟進,推出“曬曬你的工資,看看四年來增長了多少?”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大多數人都說:我的收入沒有增長,與高漲的物價、承重的生活壓力相比,反而有下降趨勢。
  如果仔細審視這條新聞,就發(fā)現“平均工資上漲”的統(tǒng)計對象是中國在崗職工,也即政府公務員、國有企事業(yè)單位職工,而自由職業(yè)者、個體經營者以及相當數量四處打“臨時工”的農民工自然被排除在外,何況,即使是在崗的企業(yè)員工,也未必能夠個個都享受到平均工資的增長。一個統(tǒng)計來源相對窄化的數據庫,其權威公信力是有所缺失的,對“流失”的那部分人群來說,其數據也是毫無意義的。他們的收入增長與否,還是在快速下降,都成為無意義的符號。遙遠的距離感,讓“職工平均工資上漲”的利好數據在這部分群體中成了苦澀的閑談。
  即使就“工資上漲”的職工而言,大一統(tǒng)的數據也存在固有的設計弊端,即所謂“只見大致不見細化”。由于市場壟斷、行政保護形成的行業(yè)差距、地區(qū)差距和崗位差距日益拉大,少數稀缺資源生產型企業(yè)、市場獨斷企業(yè)的職工,“壟斷性紅利”驚人,工資之外的隱性收入名目繁多,他們的工資增長確實令人咋舌。大多數下游企業(yè)職工則守著一份僅夠糊口的工資過日子,工資單上的數字增長如同蝸牛在爬行。與分門別類、按照季度甚至更短時間段動態(tài)變化而統(tǒng)計的市場化數據統(tǒng)計模式相比,四年一統(tǒng)(計)的“職工工資上漲”結論缺乏足夠的科學規(guī)律,也難以適應市場變化。
  在這份“職工平均工資上漲”的統(tǒng)計中,還特別標明“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年均遞增百分之十二”。但今年以來生活物價的快速增長,尤其是飆升的房價不被納入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使得價格上漲的官方口徑與民間實際生活的感受總是涇渭分明。  
  CPI的先天缺陷,造成純粹依賴CPI所建立的各種統(tǒng)計,都存在某種程度的“信息失真”現象,都造成采信體系與真實數據之間的互不連通,沒有形成真正的資源共享,于是出臺的“權威”統(tǒng)計容易被架空了民意基礎,“美譽度”相當低。久而久之,民眾對此類數據統(tǒng)計充滿了心理抗拒感,統(tǒng)計“取信于民”的初衷無法實現。
  從近年來流行的居民儲蓄“負利率”、居民投資意愿隨“牛(股)市”而出現大幅度轉移等現象來看,民眾正承受著貨幣可支付能力變相貶值、保值增值渠道單一化的難題。醫(yī)療、教育、住房“新三座大山”的改善跡象不明顯,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保障程度所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維權渠道不足而凸顯的各類勞資矛盾,讓人們發(fā)現辛苦工作所換取的勞動所得,其可花的錢并不多甚至捉襟見肘時,“工資連續(xù)四年增長”只會刺激大家脆弱的神經,引來彈聲一片。
  “職工平均工資上漲”不能混淆為“全民收入增長”,不能掩蓋民生負擔與收益不成正比的客觀難題。要讓民眾真正分享經濟發(fā)展的成果,政府還必須在基礎保障性公共服務的提供、通過工會建設等手段強化職工博弈能力等層面,加大改革力度。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