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正是市場基礎的反映
    2008-12-08    作者:劉維明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近期的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反映出的更多是市場因素。

  第一,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已經發(fā)生改變。10月份貿易順差數據依然強勁,并不能夠說明未來的出口形勢就一片大好。因為貿易從簽約到交易存在一個時間跨度,數據是對以往訂單的反映而并非當前情況,具有滯后性。由于全球經濟大幅放緩,需求銳減,未來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出口在2009年預計對GDP的貢獻可能為負。
  另外,在影響匯率的因素里,貿易順差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并不足以對匯率產生決定性影響,甚至在很多時候,其影響會在一個較為次要的位置。匯率的變化還與經濟增長、利率水平、資本流動、市場預期等因素密切相關。
  中國經濟增速已經連續(xù)5個季度回落,2009年的形勢更加嚴峻。除出口將大幅萎縮外,資本流入減少而外逃增加、利率下行趨勢明顯都將對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
  另外,在以往的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匯率上漲幅度已包含了對經常賬和資本賬項目持續(xù)快速擴張、利率調升、資本(資產)市場大幅上漲的強烈預期,但現在這種預期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具體反映在匯率上,就是人民幣幣值的修正。
  第二,市場因素對人民幣匯率波動起主導作用。主要受避險因素和去杠桿化操作的影響,美元自今年7月底至今,對包括澳元、歐元、英鎊等非美元換貨幣全面大幅升值,幅度和速度是自由匯兌以來從未有過的(日元兌美元升值的例外,是由于結轉交易平倉所致,與其基本面關系不大)。而此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卻非常穩(wěn)定,波動區(qū)間相當狹窄。如果人民幣匯率是有彈性的,那么在整個國際外匯市場上美元升值趨勢確立之后,人民幣不可能單獨對美元保持非市場化的匯率走勢。
  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走勢與海外NDF市場基本保持同步運行狀態(tài),但從今年3月份開始,這一狀態(tài)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以NDF一年期人民幣匯率報價為例,自3月份開始已明顯改變原有的上升趨勢開始調頭下跌,至11月底下跌幅度達3.5%,7月份以來更是加快了下跌的速度,這種現象說明,外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未來一年的走勢預期已經先于國內市場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從看漲到看跌。而此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卻幾乎沒有任何明顯變化,未反映出真實的市場狀況。
  在12月1日之前的十幾個星期里,人民幣匯率連續(xù)局限在一個相當狹窄的區(qū)間波動,大多數時間維持在6.82到6.85之間,從一個流動的市場來說,這種狀況不可能長期延續(xù)。因此12月1日出現突破行情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實際上這具有非常典型的市場特征,是對市場預期和真實狀況的滯后反應,也表明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進一步加強。
  歷史上類似的這種波動也是有過,比如一些大的機構快速大量購匯,9月份也出現過類似的行情,只是波動沒有這么大。
  第三,怎么看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趨勢。正如人民幣匯率不只是由外貿順差所決定的一樣,外貿形勢的改善也絕非人民幣貶值就能夠解決。在當前全球需求疲軟的大環(huán)境下,人民幣貶值對出口的刺激作用較為有限,而冒險大幅貶值則容易引起資金加速外逃,威脅金融領域的穩(wěn)定。當局不太可能以此作為主要經濟提振工具來使用,而是更多地依靠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
  預計在2009年的前三個季度里,人民幣對美元傾向于繼續(xù)溫和貶值,目標大約在7.0~7.25之間。但由于美國基本面因素的疲弱終將反映在匯率上,而中國有望成為世界各大經濟體中表現最優(yōu)異者,明年第四季度后,人民幣可能將重拾升勢。目前的表現,可以看作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過程中一個新階段的開始。而從更長遠的趨勢來說,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只升不貶或只貶不升都是不可能長久持續(xù)的,人民幣匯率將跟隨基本面、市場面、供給關系的變化而呈現周期性雙向運行的態(tài)勢,而幅度也將隨著管理的逐漸寬松而逐步擴大,直至完全市場化。人民幣趨勢長遠來講,雖然目前來看還存在著相當的走強理由,但絕不是“升值”二字就可以簡單定義的。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