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地方版“四萬億”帶來泡沫
2012-08-01   作者:馮海寧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各地穩(wěn)增長的序幕也隨之拉開。多個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穩(wěn)增長的地方政策,其中,長沙出臺超過8000億元的投資計劃,預計未來5年每年投資額在1600億元左右,而有消息稱,貴州或將出臺3萬億元發(fā)展規(guī)劃,擬8月份公布。
  地方政府積極穩(wěn)增長,是為地方稅收、就業(yè)、經濟增長等考慮,值得肯定。但是,當穩(wěn)增長演變?yōu)橐环N投資沖動時,就值得警惕。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經過審慎決策出臺的“四萬億”規(guī)劃,留下了很多后遺癥,如泡沫、通脹、地方債務危機、房價高企等,地方版“四萬億”計劃更讓人憂慮無窮。
  早在今年4、5月,地方投資沖動就顯露出來了。一個現(xiàn)象是地方官員在北京扎堆跑項目,另一個現(xiàn)象是,某部門一天審批100多個項目。于是,輿論驚呼“四萬億2.0版”來了。沒有想到,今天媒體披露的某些地方投資總額更讓人吃驚。在筆者看來,如果這些投資計劃屬實,那也只是一種泡沫式的“廣告”而已。
  之所以稱為“泡沫”,是因為投資額脫離了實際,基本做不到;之所以稱為“廣告”,因為這些投資額主要是給外界看的,只有觀賞價值。但這種不靠譜的地方版“四萬億”,同樣會帶來很多后遺癥,譬如,爛尾項目、加重負債、百姓買單、重復投資……比2008年“四萬億”的后遺癥更多。
  現(xiàn)在,首先需要探究的問題是,地方版“四萬億”是否真實?以長沙為例,筆者查詢得知,2011年長沙轄內財政收入為1330億元,未來5年每年財政收入大概略高于這個數(shù)。眾所周知,財政收入需要支付公務人員工資、龐大的行政支出以及完善社會保障等,未來5年每年投資額在1600億元,錢從何來?
  貴州作為欠發(fā)達省份,如果出臺3萬億元發(fā)展規(guī)劃,更是天方夜譚。因為地方政府資金來源不外乎三種途徑:財政收入、向銀行貸款、發(fā)行地方債。但是,財政收入連正常支出恐怕都保障不了,更別說額外投資重大項目;向銀行貸款也很難,因為銀監(jiān)會剛剛表示,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就包括地方政府融資貸款平臺;另外,發(fā)行地方債也融不到多少錢,因為是國務院財政部門代地方政府發(fā)行債券,規(guī)模極其有限,而且資金使用有限制。
  據(jù)悉,審計署報告曾披露,截至2010年底,除54個縣級政府沒有政府性債務外,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共計107174.91億元。如此高負債情況下,地方政府還要出臺大手筆的投資計劃,盡管勇氣可嘉,但給人一種“無知者無畏”的印象。
  很多人大概記得,2008年“四萬億”計劃國家承擔了投資的重任,地方政府連配套資金都難以到位。2009年底審計署曾披露,“四萬億”項目地方配套資金近半未到位。2008年由國家牽頭、投資并出臺鼓勵政策,地方政府都缺少配套資金,如今獨自承擔投資重任,顯然,任務很難完成。
  在筆者看來,地方版“四萬億”計劃很難實現(xiàn),其主要目的在于表明穩(wěn)增長的決心,作為一種政績、一種態(tài)度,既給上面看也給公眾看,同時,這些投資計劃大概是用來吸引社會投資的噱頭。但是,無論是上級政府還是社會公眾,并不傻;而且,社會投資也不一定看重政府所羅列的項目,因為有的項目是有較大投資風險的。
  當然,地方政府如果公開龐大的投資計劃,就要想方設法兌現(xiàn)一部分承諾,而兌現(xiàn)的方式大概是,以極不合理的免稅、土地等政策來吸引社會投資;以粗放式的審批和監(jiān)管為某些污染項目、高能耗項目放行。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必須對地方版“四萬億”加強監(jiān)管,防止地方“四萬億”加重公眾負擔,留下后遺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GDP有質量增長方能少泡沫 2012-07-31
· 諾亞財富:PE泡沫減退 投資機會漸顯 2012-07-27
· 專家“樓市泡沫崩破說”聳人聽聞 2012-07-24
· 斬斷樓市泡沫背后土地財政“推手” 2012-07-20
· 業(yè)績卸妝戳破次新股泡沫 多公司市值腰斬 2012-07-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