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第 78 期 2012.02.02■■

似乎毋庸贅言,2012年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的一大亮點,但這并不能掩飾中國經濟在這一年中面對的種種困難:經濟增速放緩,外部環(huán)境缺乏穩(wěn)定性,外需疲軟內需不振,通脹壓力不減……中國經濟要繼續(xù)前行,就要處理好穩(wěn)增長、調結構和深化改革的關系。
經濟增速放緩的背后
 新聞回放
PMI超預期反彈消減增長擔憂

經濟參考報 2012-02-02

  作為經濟的先行指數,PMI的走強部分上消減了市場對于今年經濟增長可能大幅減速的擔憂,經濟學家們表示堅信今年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GDP增速連續(xù)四個季度回落

經濟參考報 2012-01-18

  鑒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市場預測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仍可能面臨諸多困難;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下半年增速將企穩(wěn)回升。
警惕今年物價形勢出現反復

經濟參考報 2012-01-13

  盡管CPI漲幅已經持續(xù)5個月回落,但是市場普遍預測2012年1月物價漲勢可能出現反復,全年也仍將處于較高水平。
 視 頻

2012:中國經濟會不會軟著陸?

 微博聲音
·《華夏時報》總編輯 水皮
  以悲觀主義的心態(tài)看待問題,烏云壓城城欲摧,中國經濟除了崩潰就是崩潰;以樂觀主義的心態(tài)看待問題,如果這些不確定性都已經被確定發(fā)現,那么離解決問題還遠嗎?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 沈建光
  1月份PMI指數為50.5%,比去年12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1月PMI的繼續(xù)上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春節(jié)的季節(jié)性效應與去年年末政策松動雙重因素的較大影響.。1月PMI數據顯示當前需求與供給依然保持基本平衡,中國經濟仍有望實現“軟著陸”。
·經濟學博士 馬光遠
  天氣冷,刮風,有些人會感冒,有些人卻安然無恙。關鍵在于自己的體質。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對歐債本身的危險預計不足,但對歐債對中國的影響又人大夸大。2012年中國經濟好不好的關鍵不在于歐債怎么發(fā)展,歐洲崩潰了,我們也要活下去。關鍵在我們自己能不能放棄假大空和房地產,安心搞改革、升級和實體經濟。
2012年中國經濟趨勢與特征
  經濟能夠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長。從發(fā)展階段看,制度變革、要素投入、全球化、人口紅利所提供的長期增長動力都在衰減。預計今年經濟增長將回落到8.5%左右。[詳細]
劉利剛:2012中國經濟前低后高
  2012年的中國經濟是否滑落至8%甚至以下的水平?我們不必過度悲觀。在結構性減稅、貨幣政策相對寬松以及新政治周期開啟的推動下,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在9%的水平上,整體經濟走勢將呈現“前低后高”的特性。[詳細]
經濟發(fā)展的壓力和隱患
唐建偉:龍年中國經濟四大風險不容忽視
  在經濟增速放緩將成必然的情形下,雖然政策適度寬松可使中國經濟在龍年避免“硬著陸”的風險,但從目前形勢分析,不能不高度關注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外部需求迅速萎縮、短期資本階段性流出、房地產價格大幅波動以及地方融資平臺局部性違約等四大風險,以盡力提前防范。[詳細]
李長安:抓住主要矛盾應對復雜經濟環(huán)境
  如果不能糾正中國經濟內部“冷熱不均”的狀態(tài),不從制度上解決經濟發(fā)展動力機制的失調,那么在外因和內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患“重感冒”的幾率就會大大提升。[詳細]
林采宜:2012中國經濟或將“滯”“脹”并存
  總體上看,經濟下滑、需求疲軟是2012年全球經濟的普遍趨勢,也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憂患。因此,需求拉動型的通脹因素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但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依然存在。2012,對于中國經濟來說,或許是“滯”“脹”并存的一年。[詳細]
中國經濟如何穩(wěn)中求進
《經濟學家》雜志社評:中國發(fā)展模式的轉換充滿挑戰(zhàn)
  中國經濟要繼續(xù)前進,就必須從舊的生產模式轉向新的生產模式,但舊有生產模式的確為中國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就使得轉變過程充滿矛盾。為了實現更好的經濟發(fā)展,中國需要社會的安定。所以,平衡財富所得,讓人民能更好地支配個人收支,是中國政府面臨的重要問題。[詳細]
韓曉東:“穩(wěn)增長”需更多新手段
  應對當前的經濟局面,需求側和供給側均存在調整余地。首先,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均有繼續(xù)操作的空間;其次,要進一步研究促進“三駕馬車”平穩(wěn)運行的政;再次,供給端的經濟政策不可忽視。[詳細]
林兆木:正確處理穩(wěn)增長、調結構和深化改革的關系
  根據國際國內形勢,中央確定2012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wěn)中求進”。這既要求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wěn)定,保持社會大局穩(wěn)定,也要求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詳細]
經濟參考網綜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美編:張小潔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