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我們還能相信奶粉嗎
2010-08-09   作者:楊耕身  來源:青年時報
 
  我常常覺得,或許中國的質檢部門,才是中國乳業(yè)市場發(fā)展真正的桎梏,才是中國食品安全真正的噩夢。
  圣元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事件,使得從2008年開始的中國奶粉亂相得以延續(xù),也再次激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憂慮。幾天前,“武漢三名女嬰性早熟”的病例引發(fā)社會強烈關注。武漢三名女嬰家長懷疑是圣元奶粉惹的禍。與此同時,在廣東、山東、江西都發(fā)現(xiàn)同類病例。家長也曾想把奶粉送檢,卻遭遇“檢測無門”,一些質量監(jiān)督檢測機構都婉言拒絕了家長們的個人申請。相關質檢工作人員表示,無法對奶粉進行激素檢測,“我們只能檢查奶粉國家標準里面規(guī)定的項目,激素并不在其中”,國家藥監(jiān)局則表示,“不受理個人申請”。
  如果相關檢測機構既可以拒絕檢測奶粉中是否含有激素,而且可以拒不受理來自個人的申請,并且真的是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那委實也太超乎民眾樸素的常識及經驗了。對質檢部門來說,被疑含有激素的奶粉,到底算不算質量問題,是否應由質檢機構來負責檢驗,這原本不應成為一個問題,然而為何有了現(xiàn)在這個讓眾多患兒家屬欲哭無淚的現(xiàn)實?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在于,如果所有的檢測部門既拒絕檢測,又拒絕受理,那么對于民眾來說,他們奉養(yǎng)這些部門的意義何在?
  因為有一部奶粉國家標準,所以相關部門按圖索驥,便以激素不在其中而拒絕檢測。這是我所能找到的他們拒不履職的理由。但我所不明白的是,他們同樣可以找到許多能夠支持他們進行檢測與把關的依據(jù)啊,但為什么他們沒有這樣去做?這個依據(jù)便是新頒不久的《食品安全法》,其第12條規(guī)定“應當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一些情形如:發(fā)現(xiàn)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的,需要判斷某一因素是否構成食品安全隱患的等。難道說,眾多女嬰早熟的病例,以及人們對于圣元奶粉含有激素的疑云,不是他們應當立即開始風險評估的全部理由?
  質檢部門作為食品安全的寄予,理應成為食品安全的堅固防線。假如他們所能做的,只能檢查奶粉國家標準里面規(guī)定的項目,這無疑是一次對其功能的棄守,對其使命的龜縮,同時也意味著對民眾生命安全的冷漠。顯然,也正在這一點上,我們恍若再次回到了2008年那個奶粉迷離的秋天。其時,同樣是媒體曝光了眾多嬰兒因食用奶粉而罹患腎結石癥的病例,然而盡管輿情紛紛,但相關擔負著食品安全的職能部門始終沉默以對,甚至在專家鑒定涉嫌問題奶粉中含有大量致腎病的三聚氰胺后,有關部門仍然表示“不便透露進展情況”。
  我們還能相信奶粉嗎?或者說,我們還能相信中國的質檢體系嗎?關于圣元,我不想多說什么。作為一個事實,自三鹿事件之后,尤其是其后數(shù)次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國乳制品行業(yè)所遭受的重創(chuàng)已不言而喻。這里面固然有著中國企業(yè)發(fā)展模式的先天性原因,但是誰能說,一種不負責任、未能恪盡職守的質檢監(jiān)管體系,不是原因之一?誰能說,他們的沉默,推諉與棄守,不是最終讓一些企業(yè)走上不歸之路的真正力量?而這一點,不也正是食品安全所無法繞行的障礙與苦難之所在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質檢總局將建質量信用“黑名單”制度 2009-06-17
· 國家質檢總局通報:多美滋未檢出三聚氰胺 2009-02-18
· 質檢總局回應蒙牛特侖蘇OMP有關報道 2009-02-12
· 商務部與國家質檢總局簽署協(xié)作備忘錄 2009-02-06
· 國家質檢總局與清華大學開展科技合作 2009-01-1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