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藝術品市場能否續(xù)寫神話
2012-01-09   作者: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資本時代下的高價藝術品

  傅抱石、齊白石、吳冠中,這些近現(xiàn)代書畫名家,是近年來拍賣行確立的標桿,他們在2011年秋拍中依然續(xù)寫著市場神話,其作品均突破億元大關,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由他們引領的藝術品市場是進入一個拐點,還是上演新的傳奇?這一切都仰賴中國的經(jīng)濟興盛。

  價格 讓子彈飛

  2011年秋拍已結(jié)束,從部分落槌的拍賣行成交數(shù)據(jù)來看,中國藝術品市場依然穩(wěn)健,以占據(jù)拍賣市場最大份額的中國嘉德(微博)為例:2009年,嘉德春拍和秋拍總成交額為20.4億元。到了2010年,總成交額已猛增至63億元,2011年,嘉德僅一次春拍的總成交額,已達到53.23億元,我們不難看出,拍賣行的成交額在成倍增長。
    從拍品來看,中國書畫依然走強,2011年尤甚,幾乎占據(jù)了拍賣市場70%的份額。傅抱石《毛主席詩意 冊頁(八開)設色紙本》以2.3億元高價成交,創(chuàng)下傅抱石書畫作品拍賣新紀錄;齊白石《山水冊 冊頁(十二開)》以1.94億元成交。該作品在1994年中國嘉德秋拍上,即以517萬元的成交價創(chuàng)下當時中國書畫的最高紀錄,時隔17年現(xiàn)身,則漲了374倍,難怪有人戲言投資藝術品比炒房炒股來錢還快。
  我們不禁要問,這是普通大眾能參與的盛宴嗎?我看未必,從拍賣行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處于金字塔尖的只有少數(shù)幾人,而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何止這些,他們大部分人的作品價格都在塔底,為何沒有媒體、評論家、拍賣行去挖掘,而每次爆炒的就這幾個熟面孔,我看這里有很大的市場運作成分。
  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創(chuàng)作于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中國畫家,尤其是已有獨特個人風格的畫家,為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新的時代要求,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必然要發(fā)生改變,研究傅抱石的學者就指出,他為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在藝術境界上,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可見其作品藝術價值并不像我們追捧的那樣。為何有人偏偏說,這些作品價格遠不止這些,緣由是這些作品背后有故事。那就是它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性,如果這是藏家認可的價值,我無話可說,只怕是與此相關的利益方在構(gòu)筑一個“謊言共同體”,借用批評家朱其的話。
  我的一個藝術家朋友就很不認可齊白石,覺得他破壞了中國畫傳統(tǒng),一分鐘一個蝦,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也稱不上美感。一位藏家說,“齊白石是解放后被捧起來的,解放前他是很中下層的畫家,造詣根本沒法和吳湖帆、謝稚柳、陳佩秋等畫家相比。”那齊白石為什么一直這么火呢?我想,這與齊白石畫的題材是雅俗共賞有關,中國人的審美都與看得懂、畫得像有關,還有就是他的作品量大,便于給炒家留下空間。

  造假 想說愛你不容易

  這就不難理解,近年來為何會出現(xiàn)那么多贗品、假畫,曾被傅抱石兒子傅二石指責的傅抱石《雨花臺頌》贓畫也拍出了天價,不過,贓畫不是假畫,據(jù)說該畫是有人從南京國畫院弄出來的,這樣的捐贈作品怎么會進入拍賣市場,頗為蹊蹺。比這更有玄機的是,徐悲鴻畫蔣碧薇的肖像,曾也熱鬧過一陣,開始有人指責這是假畫,后蔣碧薇的兒子說是真的,有人開玩笑說,這世上還有孩子認不出媽來的嗎?他究竟是在錢的誘惑下說了假話,還是另有文章,我們不得而知。
  有人說收藏藝術品是一種喜好,是一種情趣,那看走眼也就不足為奇。讓我們瞠目結(jié)舌的是生產(chǎn)者、拍賣行、舉牌人共同制造出的“假畫、假拍”,它定將給藝術品市場造成混亂,長久也不利于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筆者從一個畫商朋友處了解到,他們經(jīng)常會參與假畫制造中,不然賺不到錢。通常的做法是,先瞄準一個藝術家,然后在學術上炒作。他們會做一個藝術刊物或者包下一些媒體的版面,然后找人仿制畫作,一旦該畫家進入市場火熱期,他們就會把仿制品帶入拍賣行,只要賣出一張就夠暴利。另外他們也會代理有上升空間的畫家,先是包裝、然后讓其作品進入拍賣行。在他看來,進入拍賣行,是最快捷盈利的一種方法。由于中國藝術生態(tài)鏈不完善,作為一級市場的策展、畫廊還處于初期階段,藝術家作品也沒有檔案等評估機構(gòu),就使得藝術品只能通過拍賣行來確立其價值。而作品一旦進入拍賣行也有一定風險,如果流拍,也要承擔傭金,這就需要跟拍賣公司談好一個協(xié)議:標價500萬或1000萬的畫,如果沒有買家,就由自己人舉牌假拍,然后付給拍賣公司一個事先談好的固定傭金,比如不管假拍的價格有多高,都只付20萬傭金。
  那為什么明知作品賣不掉還要玩“假拍”呢?這是因為它的廣告效應,即使賣不掉,這些藏品也能露臉,還會使得社會各界及媒體趨之若鶩。說不定遇到一個愛好藝術卻不怎么懂行的新藏家,也可能天價把作品買走。
  這種現(xiàn)象在近幾年非常多,藝術品投資者大多來自中國的新貴階層,“也許是新上市公司年輕的億萬富翁,也許是一個山西煤老板的后代。除了個人,一些銀行和基金也加入了進來,有基金公司甚至頻頻進入一些國際拍賣行舉牌,但最后卻拒付錢,其目的就是為了炒高藝術品。
  由此可以看出,在賣家和拍賣行的交易下,藝術品市場的成交價其實是個“謊言”。比如今年春拍吳冠中的一幅畫,拍賣成交價過億,其實私下還有一批贈送畫。對藝術品市場有深入了解的朱其說,拍賣公司公布的成交價有三分之二是不可信的,因為“目前拍賣公司的價格有四個:一是左手賣給右手的價,也就是自己人在下面舉牌,其實沒成交的;第二是拍了但未必去付錢的,這種情況挺多的;第三種叫陰陽價,比如對外公布是2000萬成交,實際上私下可能幾百萬就成交了的;第四是買一贈一或贈幾的。前兩年,有些拍賣行一到拍賣季就給藏家發(fā)短信:你買了我這張作品,我再送你兩張作品之類。一幅標價五六十萬的作品,如果再送兩張,單價其實也就十幾萬”。
  可見,這里面的水很深,它根本就不適合大眾參與,前不久推出的“藝術品投資份額”,普通人本可以認領,但由于它的暴漲暴跌、不乏人為操縱,隨后叫停。

  熱鬧 過把癮就死

  張曉剛(微博)的《天安門》,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創(chuàng)下1800萬港元的天價,而這幅畫當初從他手中被買走時,價格不過是1000美金。所以他說,“我的畫賣100美元的時候,心里是踏實的,賣到100萬美元的時候,反而感覺很虛幻。這個市場瘋掉了!
  看來,這些高價作品,其實與藝術家沒有關系,只有拍賣行是一家獨秀。他可以讓“假與真”共榮,因為目前沒有《拍賣法》的約束,他們不對拍品的真?zhèn)呜撠,這就自然會造成大眾對拍品結(jié)果的質(zhì)疑,其公信力自然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藝術基金完全可以買下拍賣公司為其服務,這就造成藝術品市場是一小撮人玩的數(shù)字游戲,它并不宜于大眾的審美提升。
  從藝術生態(tài)鏈就可以看出,一邊是為糊口掙扎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一邊是上億的高價藝術品,一些人在盛贊“豪門盛宴”,一些人又在高調(diào)入市,中國藝術品市場兩極化非常嚴重,一邊是市場的繁榮,價格在數(shù)十倍增長,一邊卻是藝術家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
  藝術家在商業(yè)的追逐下,步步被邊緣化,上世紀90年代初于圓明園形成的藝術聚落,曾帶動了當?shù)氐纳虡I(yè)繁榮,但卻遭到了被驅(qū)逐的命運。后一部分人聚集在798、宋莊,這兩個地方日益從一個藝術聚落演變成文化創(chuàng)意園區(qū),但卻沒有藝術家的一席之地,他們不堪日益上漲的房租,將會搬離這個城市。年輕的藝術家,在進入模仿和造假的行列,他們?yōu)榱松,只能遵循商業(yè)確立的標準。于是就出現(xiàn)了光頭、綠狗、獰笑的臉、全家福合影的亂象。
  一些成名的藝術家,也在不斷重復自己,如果他們創(chuàng)新就可能不被市場認可。
  所以,中國人熱衷于藝術品,完全是因為藝術品這個特殊的符號,它伸縮的空間足夠大,而不是大眾認可他們的藝術成就。從這些天價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們的作品價格和價值是無法畫等號的。
  近幾年,批評家栗憲庭說,他在有意與中國成功的藝術家保持著距離,“因為商業(yè)機制要求你按它的標準生產(chǎn),這些藝術家不得不進入重復自己的怪圈中,其他得不到商業(yè)認可的藝術家為了進入豪門就會進入模仿成功藝術家的行列,它其實對藝術整體發(fā)展起不到作用,加之這幾十年,當代藝術被有意隔絕在大眾之外,中國人的審美還停留在傳統(tǒng)中。”他認為建立藝術家與大眾審美紐帶至關重要,而不是讓藝術成為商業(yè)的象牙塔,所以它呼吁“平價藝術品”時代的到來。
  目前中國急需“平價藝術品平臺”,而不是讓藝術品成為一小撮人的數(shù)字游戲。由此看來,藝術生態(tài)兩極分化,沒有公共展示、審美教育等中間環(huán)節(jié)的藝術生態(tài)一定是脆弱不堪,而不是表象的繁榮。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藝術品估價與售價的社會人文因素 2012-01-05
· 藝術品淘寶:成為真正的收藏家 2012-01-05
· 文化藝術品評估新體系在上海試行 2012-01-04
· 溫州人抱團欲成立藝術品私募基金 2012-01-04
· 2011藝術品市場與資本難解難分 拐點端倪初現(xiàn) 2011-12-3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xiàn),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jīng)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nèi)容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