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緣何出現(xiàn)估值幻覺
    2007-12-04    作者:劉曉忠    來源:新京報

  當下的機構投資者尚存在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導致整個市場非理性、結構單元化帶來信任危機等問題。

  12月2日,在第六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上,證監(jiān)會主席助理姜洋代證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發(fā)表的演講中,就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機構投資者發(fā)展壯大提出了四點建議(12月2日《中國證券報》)。

  顯然,隨著中國基金行業(yè)資產管理規(guī)模由兩年前的5000億到今年急速擴展至3萬億規(guī)模,保險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以及產業(yè)投資基金、另類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隊伍的不斷壯大,機構投資者類型日趨多樣化。然而,這一切在實踐中尚未引導中國資本市場真正有效實現(xiàn)市場理性之訴求。

專業(yè)素養(yǎng)面臨市場質疑

  機構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理念的背離是機構投資者非理性投資行為的重要原因。具體地講,當前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模式過度依賴于資金扎堆效應下的價差交易模式。典型的案例如當前市場第一高價股———中國船舶,不可否認,該股較強的盈利能力在市場中具有相對的投資價值。然而,一度接近三百元大關,高達百倍市盈率且具有明顯行業(yè)周期特征的中國船舶實際上已經嚴重泡沫化,而原因恰恰在于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獲利模式仍然延續(xù)散戶式的價差交易。這種價差交易模式本身早已遠離價值投資理念,是一種典型的非理性投資行為。
  另外,目前機構投資者研究機構所出具的研究報告,已經嚴重偏離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在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機構投資者對中國神華的估值分析,其中部分國際投行甚至給予中國神華百元股價的定位。然而,無論如何即便是煤炭龍頭股的中國神華也不可能高于同樣具有壟斷和龍頭地位的中石油的估值水平。顯然,當前機構投資者部分研究報告已經儼然演化成了一場估值幻覺,直接傷害著機構投資者的專業(yè)投資能力和水平。這一現(xiàn)象折射出的部分機構投資者專業(yè)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的缺乏。

結構短板導致信任危機

  機構投資者結構模型的單一阻礙了中國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健康發(fā)展。當前,機構主要以信托結構模型為主,基金管理人與基金投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典型的信托關系。然而,由于當前中國機構市場中信托文化缺乏,基金等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尚不完善,存在明顯的委托———代理成本、內部人控制問題和基金內部不同持有人的利益輸送問題。因此,受托人的基金投資人難以對基金公司實施有效的激勵約束共容機制。
  針對當前機構投資管理人與基金投資人之間出現(xiàn)的信任危機問題,有關部門于上周五就《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開始在業(yè)內公開征求意見。該“指導意見”通過投資決策、交易分配、監(jiān)控監(jiān)查和信息披露等四個環(huán)節(jié),嘗試切斷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內部的利益輸送鏈條,以緩解和消除橫亙在機構管理人與投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做大做強機構投資者市場。
  “指導意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緩和機構投資管理人和投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但要培養(yǎng)出一個更符合市場需求,滿足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需求的機構投資者群體,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一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有效的激勵共容機制及文化;二是建立在信托模型基礎上的機構投資者自覺的受托人責任意識和市場良性的信托文化氛圍;三是專業(yè)化的投資管理和風險管控能力;四是規(guī)范和發(fā)展包括公司制機構投資者和合伙制投資者在內的多元化機構投資者專業(yè)化隊伍。

(北京普藍諾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