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這次并沒有不一樣
2012-10-24   作者:劉梟  來源:新華網
 
【字號

  Ray Dalio是2011年表現最好的對沖基金經理,即使危機密布,他所率領的Bridgewater基金也賺得了30億美元。而在同期,他的同行們平均下來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Dalio的成功引發(fā)了市場的好奇,也招來了不少“羨慕嫉妒恨”,為何偏偏是他逆勢取得碩果?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小冊子,記錄了Dalio對宏觀經濟基本框架的判斷,以及兩段債務史的研究:美國的大蕭條(1929),以及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嚴重的通脹(1919)。通過研究,Dalio得出推論,很多經濟周期的波動,歸根到底都是債務在作祟——債務的形成是群體的狂歡,可一旦不可持續(xù),問題便來了——這也是當今世界的最好寫照。他總結,去債務的過程只有四條路可以走:1)違約;2)儲蓄償債;3)貨幣化;4)財富的再分配。除此之外,似乎別無他法。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小冊子所承載的內容,可不僅僅是對債務史的研究那樣簡單。這實際上反映了一種理念,只有那些能把握當今時代主題的人,才有可能笑傲市場。這對我們也是一種啟示:在可預期的將來,全世界都將面臨著債務問題,即使中國也很難幸免,地方債的風險若隱若現。在此背景下,我們更有必要熟讀債務史,了解歷史上那些債務危機的形成、發(fā)展與終結,也只有更多地了解過去,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
  美國經濟學家卡門·M·萊因哈特(Carmen M.Reinhart)與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S.Rogoff)合著的《這次不一樣》(This Time Is Different)無疑應當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人手一本并奉之圭臬的經典。
  與其他類似著作(包括前述Dalio的小冊子在內)不同,這本書橫跨了八百年的金融史,范圍涵蓋亞、非、歐、南北美及大洋洲總共66個國家和地區(qū),以超凡的視野,橫向與縱向比較了歷史上大大小小的債務危機,堪稱研究債務史的一本百科全書。全書的核心論點非常有趣:無論最近的金融狂熱或金融危機看起來多么與眾不同,都與其他國家或過去時期所經歷的危機存在極多共同之處,這次并沒有不一樣。從這個角度觀察,不論是中國的地方債,還是美國的次貸,抑或是歐債、日債以及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些正在或者曾經深深影響,并且塑造我們的世界的債務危機,它們的本質,也許并沒有什么不同——依照此書,都來自于人類的本性——人們總是過于樂觀,認為錯誤不容易再犯。但很可惜,歷史一次次無情地擊碎這種幻想,對不起,這次并沒有什么不同。
  其實,“這次不一樣”的論調在中國國內也并不鮮聞,甚至其中的一些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比如房價,會狠狠地崩盤嗎?主流的看法大多認為,這有些杞人憂天,在中國城市化進程剛剛過半,人口的城市化率不過30%時,中國的房價仍將受到來自于城市化的支撐;此外,也有很多評論提到中國M2存量全球第一、中國政府(因為擔憂房價下跌拖累土地財政)會力挺樓市……總之,有太多太多的“這次不一樣”,被眾人用來論證中國的房價在未來仍將一如既往地堅挺。
  但只要我們讀過《這次不一樣》,熟悉了世界金融史上所發(fā)生的那些危機,對這種夸夸其談的論調都應該保持足夠的懷疑:這次真的會不一樣嗎?還是說僅僅只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那些發(fā)生在中國局部地區(qū)的樓市崩盤理當引起我們的警惕。事實上,從改革開放至今,這樣的案例絕對不少。20世紀90年代初,海南的房地產市場空前繁榮,但在泡沫涌起后,從1993年開始,開發(fā)商出現逃離或倒閉,然后“啪”地一聲,1995年,泡沫破滅,留下滿地瘡痍,直到整整十年后,2006年,善后工作才基本結束;今天,同樣的故事我們也可以在鄂爾多斯的康巴什新城看到,全民熱炒后,樓市全面崩盤,新城仿若鬼域。除了這兩個著名案例,在貴陽,在長沙,在全國眾多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里,房地產市場領先城市發(fā)展若干年的泡沫景象隨處可見,有鑒于此,我們可能不能對中國普遍存在的高房價過分放心:這次并不會不一樣,下一場危機,也許并不遙遠。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總結金融危機的教訓時,引用了一句馬克·吐溫的名言:“歷史不會重復自己,但會押著同樣的韻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馬蔚華巴曙松談金融與讀書 2012-08-21
· 【讀書】貴金屬的價值 2012-08-08
· 《讀書很好》:讀懂香港,乃至中國 2012-07-17
· 新華讀書“六月十大好書”揭榜 2012-07-09
· 《讀書很好》 2012-07-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