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央企真的不給全民分紅嗎
2011-05-12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左傳》有云:“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蹦敲矗肫蠼o不給全民分紅呢?
  在1994年之前,中國國有企業(yè)長期實行“統(tǒng)收統(tǒng)支”制度。國有企業(yè)必須要將所獲得的利潤全部上繳財政,然后再從國家財政獲得投資以及彌補虧損所需的全部資金。1994年,實行“稅制改革”,國企的稅后利潤歸企業(yè)使用,紅利也就停止征繳。那時的國企根本談不上分紅,企業(yè)普遍虧損,財政、銀行都為國企背負了沉重的包袱,哪還有什么分紅的奢望!
  通過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2003年國資委成立,國有企業(yè)開始走出泥沼譜新篇。國資委的數(shù)據顯示,國有企業(yè)2003年至2006年的利潤分別是3767億元、6056億元、7616億元和8891億元。財政部近期公布了一組數(shù)據:2010年,國有企業(yè)累計實現(xiàn)利潤19870億元,比2009年增長37.9%。與此同時,財富500強上榜企業(yè)數(shù)量從19家到24家再到30家,最近三年,國務院國資委管轄的中央企業(yè)在500強的名單中實現(xiàn)了完美的三連跳。
  不過,高速發(fā)展的國企,正在迎來新一輪的質疑浪潮!肮妿缀醪荒軓姆旨t中直接受益”、“國有企業(yè)不能僅僅讓部分群體受益”、“留存的巨額利潤轉化為高額工資、獎金和福利”、“國有企業(yè)什么時候才是真正的全民所有”、“民生領域只能在必要時,被動地、象征性地分到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這種失衡的分配格局,與公眾此前對于國企分紅的期待大相徑庭”、“人民投資,為何人民不能受益”,甚至還有“央企吃肉、社會喝湯”、“ 不給主人‘下蛋’的國企有何價值,不如分了”、“要天下第一盈利有什么用”等等無端指責。
  央企員工的收入并沒有想象的高,只是在某些行業(yè)和領域存在過高的現(xiàn)象。多年來,面對社會上摻雜著憤怒、嫉妒等不良情緒,不同利益訴求的聲音、指責甚至謾罵,央企百口莫辯。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大部分指責和質疑是不了解情況,也不排除個別人和一些勢力的別有用心。
  在中國的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進程中,國有企業(yè)承擔著特殊的職能,尤其是央企,社會負擔仍然很重。國企與民生息息相關。事實上,為充實社會保障基金,財政部、國資委、證監(jiān)會以及社;饡2009年6月19日聯(lián)合印發(fā)了《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將上市公司部分國有股份劃轉社;!秾嵤┺k法》規(guī)定:凡在境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國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有規(guī)定外,均須按首次公開發(fā)行時實際發(fā)行股份數(shù)量的10%,將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國有股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
  2009年,央企共向社;疝D持國有股55.3億股,對應的市值429.68億元。全國社會保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國已經累積了龐大的國有資產,而且開始盈利,F(xiàn)在,提供回報,讓大眾分享?濟發(fā)展成果,也是應該的。
  國家對于國有企業(yè)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所有者,是大股東。國家可以從國有企業(yè)那里既獲得稅收,又獲得利潤。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2007年,財政部、國資委出臺一個“暫行辦法”,對國資委所監(jiān)管企業(yè)2006年實現(xiàn)的國有資本收益進行收取,并對收取紅利的央企范圍、收取比例做了相應規(guī)定。按照相關法規(guī),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企業(yè)被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具有壟斷性、資源性的企業(yè),上繳比例為10%;第二類為一般競爭性企業(yè),上繳比例為5%;第三類為國家政策性企業(yè),暫緩三年上繳。
  2010年11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2011年起,將五個中央部門(單位)和兩個企業(yè)集團所屬共1631戶企業(yè)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同時,兼顧中央企業(yè)承受能力和擴大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規(guī)模,適當提高中央企業(yè)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紅利上繳比例將調整為資源性企業(yè)15%、一般競爭性企業(yè)10%、部委下屬事業(yè)單位管理的企業(yè)5%。
  國企分紅由誰來收,怎么收,怎么支,這其中有很多問題。譬如,應該一對一地確定分紅比例,但國企董事會制度并不完善,只好“一刀切”。將來應該由董事會根據企業(yè)的發(fā)?需要和行業(yè)水平,與國資委協(xié)商后科學地決定分紅比例。再譬如,財政部認為國企是全國人民所有的,所以國企紅利應該由它來主導,國資委則認為自己代表出資人,出資人就是股東,要分紅,為什么不分給股東呢?而在實踐中,如果利潤全收的話,會打擊企業(yè)經營者的積極性。既然今年企業(yè)的利潤政府都拿走了,那有些企業(yè)明年就不想努力了,利潤少了,這樣政府也沒有多少紅利可以提取。
  央企上繳紅利的根本目的是讓全體國民得到實惠,真正享受到改革發(fā)展的成果。所以,上繳比例需在國企投資和公眾利益之間尋求一個合理平衡。實際上,并不是說?放的現(xiàn)金越多越好,應使其符合公司長期價值最大化和行業(yè)發(fā)展?紤]到企業(yè)未來的資本要求,如果一個企業(yè)手中有好的可投資項目,分紅過多就可能會降低企業(yè)的價值。實踐證明,企業(yè)在配置資金方面比政府更有效率。
  國企改革還在進行當中,國有資本收益也可能用作支付國企改制的成本,例如安置下崗員工。另外,目前,我國正處在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國有企業(yè)內部需要結構調整,調整到完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上來。國有經濟布局也需要調整,調整到科學發(fā)展的軌道上來。這些都需要現(xiàn)金流的支持。當前,企業(yè)要實現(xiàn)規(guī)模生產、要技術創(chuàng)新、要提?裝備、要增強管理手段等,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尤其央企,正在加大海外并購力度,資金需求量大,一旦征收過高,企業(yè)現(xiàn)金流將成問題,企業(yè)的經營發(fā)展將受到嚴重沖擊,部分企業(yè)會面臨現(xiàn)金流中斷而無法正常運轉。
  收取紅利的目的,要有利于企業(yè)的發(fā)展,而不是把國企當大戶,殺富濟貧,使企業(yè)失去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其實,除了紅利之外,剩下的錢也是股東的錢。企業(yè)一邊上繳了很多紅利,一邊又不得不付出很大的代價在資本市場上融資,也是個問題。
  油價為何漲多跌少,漲快跌慢
  我國石油市場的改革一直遵循著漸進式改革的原則。1998年之前,原油也是按照計劃定價格的。隨著原油進口量的增加,為了反映石油資源的稀缺性,原油價格與國際接軌,大慶原油與米納斯基準油掛鉤聯(lián)動,原油價格的定價機制實現(xiàn)了市場化。
  但是,我國成品油價格卻沒有同步進行市場化改革,還是由國家進行調控。
  為什么原油價格放開,成品油價格卻不放開?從產業(yè)銜接性來講,上游放開了下游自然應該放開,上游放水了,下游不開閘,怎么會不出問題?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那么政府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不放開油價呢??為原油進來了,消化它的就是幾個企業(yè),國家好控制。但成品油涉及各行各業(yè)、千家萬戶,成品油價對于國民經濟的穩(wěn)定、對于社情民意都會有很重要的影響,國家在銷售環(huán)節(jié)來控制比較困難。基于這些考慮,加上我國處于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對石油需求的增長非?欤瑖覐纳鐣(wěn)定的角度出發(fā),就對成品油價進行了相應控制。
  原油價格跟國際接軌更多的是反映效率,特別是資源的稀缺性;而成品油價格強調的是穩(wěn)定。
  在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三者關系中,先要確保穩(wěn)定,在穩(wěn)定中發(fā)展。成品油這塊由國家來調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于穩(wěn)定?先的考慮。政府是多重利益的協(xié)調者,從穩(wěn)定的首要前提出發(fā),政府要在多重利益中尋找平衡。
  這樣就有一個內在的矛盾要協(xié)調,原油價格漲了,成品油價應該同幅度的變化,否則會出現(xiàn)不合拍的問題。因此,盡管成品油價格由政府控制,但政府也不希望出現(xiàn)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格差別太大、不同步的情況,也希望它倆能“好好跳舞、別老踩腳”。
  為此,政府對成品油的調控從1998年開始嘗試了很多辦法。2001年,為了更好地使成品油價與原油價格合拍,政府采取了成品油價與紐約、新加坡、阿姆斯特丹三地市場價格掛鉤的辦法來?整成品油零售價格。后來國際原油價格漲得太快,這三地的成品油也跟著迅漲,盡管沒有正式宣布,但國家實際上放棄了這個機制來控制油價。后來,國家又先后出臺了幾個辦法,最重要的是2009年5月出臺的《成品油價格管理辦法》,規(guī)定非常詳細,非常具體。
  盡管政府一直在試圖解決兩種油價不合拍的問題,但因為這是兩個游戲規(guī)則,不合拍的情況還是難以避免。不合拍就不合拍吧,還要看是怎樣的不合拍,不合拍的結果會“動了誰的奶酪”,然后再具體對待。這就引發(fā)了一個現(xiàn)象,似乎成品油價格漲得多降得少,跟漲快跟跌慢。
  這個現(xiàn)象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人的因素。
  從客觀因素說,國際原油價格從1998年的每桶13美元多,一直漲到2008年的98美元,增長了6倍多。這是一個大環(huán)境,成品油價格漲得多、降得少符合這個大趨勢。不過,同期的成品油零售價格是從每噸3000元漲到8000多元,漲了大約兩倍。
  還有一個心理因素,從人的感受來講,得到的東西評價往往比較低,失去的東西往往評價比較高,故漲得多、降得少也有主觀感受的問題。
  至于成品油價格跟漲快、跟跌慢,這中間也存在著很大的誤解成分。
  客觀上,歷次調價采取小步慢走、?價不到位、價格出現(xiàn)倒掛是主因。從價格調整的頻率來看,2009年頻率明顯加快,2003年到2008年的5年間,成品油調價16次,而2009年則調價8次;從調整方向來看,2009年5次上調、3次下調,造成了國內公眾對成品油“跟漲不跟跌”的誤解,認為對國際油價上漲反應快,而對國際油價下跌反應慢。
  歷次調價不到位,甚至出現(xiàn)油價倒掛,也有政府決策程序的原因。
  發(fā)改委定價措施的出臺十分慎重,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國家發(fā)改委代表政府,保護經濟平穩(wěn)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這就涉及政府部門的決策程序了。油價上漲因為涉及社會?定、事關民生民意,政府會非常謹慎,發(fā)改委要層層報批、層層請示,直至國務院領導決策。若再碰上中國的元旦、春節(jié)、五一、十一等假期,或是兩會、黨代會等敏感的時間點,決策出臺的時間都要后延,這樣時間上就慢了下來。
  市場是根據現(xiàn)在情況看問題,政府是依照過去情況看問題。決策的時間差,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確定要漲了,往往是層層斟酌、等待報告批復,有時可能一個月都過去了,國際油價已經開始下降了,但也還未降到國內油價要漲到的位置,所以調價仍要進行。但這會給不清楚實際情況的人一個錯覺國際油價都跌下來?,你怎么還逆勢上漲。其實漲價的決策依據的是一個月前的趨勢和情況,但市場是瞬息萬變的。
  整體來看,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國內成品油出廠價所對應的原油價格是遠遠低于國際原油價格的,這就出現(xiàn)了原油與成品油的價格倒掛。
  具體到一個時間點來說,2009年年中,國際油價漲到70多美元一桶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對應的原油價格僅僅是50美元,調價的時間窗口打開后,相關部門開始計劃將油價上調到近60美元,這時,
  國際油價又開始掉頭向下;待漲價報告批復執(zhí)行時,國際油價已經跌至65美元附近。由于調整后的國內成品油價?仍比國際油價低,故還繼續(xù)執(zhí)行漲價決策。這種情況出現(xiàn)了三四次,就給公眾一個負面的印象,造成很深的誤解。
  看來,實際情形并不是我們直覺上所感受到的跟漲快、跟跌慢,而是漲得少、漲得滯后、漲得不到位,跌得多、跟跌快(基本能第一時間反應),但石油企業(yè)因此背負了本不應有的罵名。
  對此,確實需要好好地做些溝通解釋,以減少公眾的誤解。
  網絡圍觀“門事件”
  古人言“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當前中國企業(yè)所面對的輿論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眾輿論對企業(yè)的影響逐步增大。
  2010年中秋節(jié)前,天涯社區(qū)網上出現(xiàn)了不少曬中秋國慶福利的帖子,私企、事業(yè)單位、國企等眾多單位的福利政策紛紛“亮相”。其中,所謂中石油的“豪華”福利不可思議得讓人咋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該帖子稱,據內部員工爆料,中石油某分公司的福利如下:中秋節(jié),過節(jié)費正式工1.8萬元,非正式工3000元;另有8000元購物卡、3000元月餅券、1箱紅酒、2箱水果。國慶節(jié),8000元旅行費用,1臺蘋果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對此, 網友“愛無法偽裝”稱,“我一年也就掙這么多啊,淚奔ing??”也有少數(shù)網友持不同意見:“我是中石化的正式員工,我覺得樓主說的應該是假的,我的同學基本在全國各個油田都有,從來沒聽說過有這么好的福利!倍簧僦惺蛦T工在面對親朋好友關于此豪華福利的詢問時,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外,心里也在納悶,怎么沒有聽說?
  原來,這不過是中石油碰到的許多樁“烏龍”事件中的一件。事情經查實后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一名外國留學生冒充石油人發(fā)的帖子,根本不是中石油或其他國企的職工。但幾經轉載和演繹,竟演變?yōu)椤?價福利門”事件。而中石油只能再咽下這枚“莫須有”的苦果。
  “苦果”有多苦?事實上,從2009年起,接踵而至的“門事件”就讓石油巨頭陷入輿論危機。
  2009年8月,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表示,將指導央企加強和改進新聞發(fā)布制度建設工作,包括設立新聞發(fā)言人以及相應的新聞發(fā)布機構等。
  誰料,消息剛見報,輿論便一片嘩然:央企新聞發(fā)言人不能為“辟謠”而設;丑聞逼出央企新聞發(fā)言人制度;新聞發(fā)言人難消央企“負面新聞”;新聞發(fā)言人不是“消防員”,新聞官難治“央企病”;等等奇談怪論就一擁而上。
  一項正常的加強信息公開、透明的制度,為何又引發(fā)一邊倒的負面解讀呢?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自2009年上半年起就頻頻登報的一系列“門事件”。僅中石化半年內就遭遇了裸油價門、吊燈門等事件,而隨后又爆發(fā)了CCI賄賂門、中石油購房門等。針對央企的各種“負面新聞”和敏感議題紛至沓來,在此背景下推出新聞發(fā)言人制度,所以引發(fā)人們的聯(lián)想、誤讀和質疑。
  所謂“門”事件,起源于迫使美國總統(tǒng)辭職下臺的“水門事件”。如今網絡中時興將近期發(fā)生的有重大影響力或娛樂性的事件,取名為“××門”,其中就透著對事件的娛樂和炒作心態(tài)。而央企在媒體上的負面新聞,往往就是以“××門”的形式出現(xiàn)。這一道門接著一道門,令人目不暇給,有些是確有其事,但被夸大了;有些卻是被捕風捉影、跟風炒作出來的,其間充斥著被公眾誤讀的無奈。
  以裸油價門為例。以裸字打頭的裸奔、裸聊,都是些不雅的事,而對油價的澄清與解釋被戲稱為“裸油價”,令人哭笑不得。
  2009年7月8日,有媒體報道國內油價“虛高”,并已高于美國。對此,中石化一位權威人士提供了一份詳盡的中美兩國成品油價對比數(shù)據清單。清單列明,7月6日,美國汽油零售價每加侖261美分,稅占價格比例為15.36%,經過折算,不含稅的汽油價格是每升3.99元。當天,國內90號汽油零售價每噸7543元,其中包括3732元的增值稅、消費稅和城建稅等,稅占價格比例達36%;經過折算,不含稅的國內汽油價格為3.47元/升,比美國低13.03%,不含稅的柴油價格為3.38元/升,比美國低11.75%。
  這樣,中石化的專家給公眾傳達了一個不含稅的油價概念,這個概念迅速被演繹為“裸油價”!奥阌蛢r”一出,網上一片嘩然。
  網絡評論員王毅發(fā)表博客文章《中石化談裸油價,全世界都笑了”》。文中稱我國國民收入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讓中國去與美國比較裸油價的高低,是“一件非?尚Φ氖虑椤。
  評論員盛大林質問:“中國油價比美國高,僅僅是因為政府的稅費太多嗎?”他認為,“權威人士”的這筆賬僅僅是從表面上算的,其背后的成本問題,比如原油的結構、生產的成本、油品的質量等等,卻完全被“忽略”了??對自己有利的算得很清楚,對?己不利的卻只字不提。中石化算賬“心太偏”,怎能證明油價不虛高呢?
  中國油價高不高,本書第三章中已經作了分析。實際上,那位專家的對比口徑不當,如果按照93號汽油相比,2009年7月6日,北京市場零售價格為6.37元/升,不含稅的汽油價格則為4.07元,比美國高8分錢。其實,中美兩國油價并沒有太多可比性,因為中國有原油的亞洲溢價和相對高昂的物流成本,兩國的成品油品種標號和定價機制都不盡相同,尤其是稅收的構成。
  中國油價中的賦稅低于歐洲,高于美國,剔除稅后的油價,各國差異不是很大,而中國、美國的?是其中相對較低的兩家。
  為何又會產生爭論呢?網友認為,原因在于石油成本不透明,央企是依靠壟斷地位牟取暴利,否則不能解釋我國的石油企業(yè)為什么會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
  中石化的這位專家的觀點顯然被曲解了,但公眾處于義憤填膺的情緒中,哪還能理性地討論這個問題。風波平息一段時間后,發(fā)改委和很多專家對這個“裸油價”一詞進行了“正名”:美國由于國情特殊,油價在全球都是低的;中國油價近期比美國一些州高,主要高在稅收上,中國成品油的稅負約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此外,中國煉油廠的?油成本相對美國煉油廠的原油成本要高。中美成品油價格沒有太多可比性,因為兩國成品油價格構成不同。在中國,成品油價格一直采用
  政府指導價,終端零售價不完全反映生產銷售各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和收益情況,事實上國內油價曾長期低于國際市場價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石化還未從裸油價門的輿論漩渦中緩過神來,天價吊燈門又從天而降。
  2009年7月13日,一名網友在網易論壇上發(fā)出了“朋友去中石化參觀了價值1200萬元的天價吊燈”的帖子,爆料中石化購置了價值1200萬元的天價吊燈。此帖一出,“天價吊?”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將油價上漲與“天價吊燈”傳言自動對接,認為“中石化一邊哭窮,一邊卻大興土木”,有“忽悠老百姓,忽悠政府,忽悠油價”之嫌。此帖發(fā)出后只過了五天,有人在google上輸入了“中石化天價吊燈”字樣,就獲得84萬多條查詢結果,可見網友的關注程度之高。
  其實,油價暴漲的受害者不僅是全體民眾,某種意義上也包括石油企業(yè)。消費者面對成品油等產品價格的上漲和并未鼓起來的腰包而出現(xiàn)了心理落差,這也許就是民眾對天價吊燈門的怨氣緣由。事實上,中石化后來辟謠“天價吊燈1200萬元”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全部成本是156萬元,但此時公眾已不在意具體數(shù)字,石油、石化企業(yè)闊氣的印象已經在他們腦海里打下烙印了。
  深陷輿論泥潭的不只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央企也未能“幸免”,在美國CCI公司行賄門鬧得沸沸揚揚之后,中石油“購房門”事件也登場了。2009年8月25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播出了“中石油20億團購房令人羨慕”的新聞。由此開始,有關中石油“購房門”的新聞大戰(zhàn)延續(xù)了近三個月。
  購房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簡?地說就是因為中石油員工在分房上沒踩到點,很多人蝸居在北京十年都未分房,剛團購一把,就趕上北京房價猛漲,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他們買房了。
  事實是,1999年中石油重組上市,因業(yè)務拓展組建新公司,大量外地員工進京,同時還要招收新員工,由此有近萬名職工住在出租房中,成了京漂一族。很多人就近租房,導致六鋪炕地區(qū)的租房價格比其他地區(qū)要高上許多。十年未分房,職工及家屬漸漸有了怨言。又由于新進京員工中有八九成都沒有北京戶口,所以也沒資格買經濟適用房。
  2003年底,在“三講”學習教育活動進行過程中?員工們給中石油黨組提意見:“這么多年無房住,石油總是先生產后生活,希望這次能考慮解決職工住房問題!笨紤]到確實還有很多老職工住在筒子樓里,一大批新職工沒有房住的實際困難,中石油黨組責令相關單位幫助協(xié)調解決。
  購房小組在北京看了很多地方,但由于缺少首付資金等問題而使購房屢屢流產。太陽宮項目是從2004年時開始談的。于是,2004年開始,很多人等著分房,等啊,盼啊,眼瞅著談判沒結果,北京房價卻一路上升。好多人說,等“團購”等來了高房價,果然后來“團購的”價格比當時自己買要?。為員工團購房,因為上面沒有政策所以公司也給不了補貼,房款得由員工自己負責籌集。團購談成了,當時太陽宮還比較偏僻,8000多元的價格也不算低,但要建好才能分。而且是2005年之前進入北京的石油員工才能參與團購,或等待循環(huán)調整出的舊房。因房源少、人多,還有一大批人仍未分到房。房子建了兩年多,時間就到了2008年底。
  誰知2008年下半年北京房價開始飆升,到2009年已翻了一番。2009年8月,中石油職工購房被曝光時,正趕上了房價的新高點。媒體此時的曝光,確實不在點上,社會觀感不好,使正在為買房發(fā)愁的老百姓心里不爽,購房門事件成為社會情緒的宣泄口。至于這是用房價低迷時買的價格與漲起來后的價格比,則誰也不去關心了。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教授認為,央企大多分布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è)和領域,是公共服務產品的提供者,與老百姓工作、生活密切相關。此外,很多央企涉及的領域是非競爭性的領域,因此,社會關注度更高,熱點問題更多,社會對于其信息發(fā)布的要求也更高。央企還是有必要改進相關工作,進一步將輿論、民意評價引入到生產經營管理中來。
  從某種意義上講,央企不單純是企業(yè),更是社會公眾性角色,所以需要面對更高標準、更嚴格甚至是挑剔的要求。央企也必須適應這種狀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重視社會的關注,提升企業(yè)的美譽度。因為有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 "世界讀書日"百種優(yōu)秀圖書推向市民 2011-04-22
· "世界讀書日"新華書店購書均享八五折 2011-04-22
· 合肥舉辦讀者沙龍活動迎接世界讀書日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